頭圖.jpg



有個經典的故事,三個人坐電梯從一樓到十樓,一個原地跑步,一個做俯臥撐,一個用頭撞墻,他們都到了十樓。有人問他們如何到十樓的?他們分別答:“跑上來的”、“俯臥撐”、“撞上來的”。


真正重要的不是你劃得多快,而是你坐在哪條船上。這句話可能是時代的β最好的注腳。


從全球的角度看,以能源革命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yè)革命已經開始,以光伏新能源為代表的雙碳將成為主導產業(yè)。從國內的角度看,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告一段落,高質量發(fā)展的時代開始了,未來將通過經濟轉型而非投資拉動經濟。


對于時代的改變,我們在8月份的文章《當時代的β變了》中,已經講過,不再贅述。


市場似乎已經認可了這件事。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投資框架需要變嗎?在反思是否需要修改自己的投資框架這個問題上,投資圈可能從來沒有這么一致過。但如何調整投資策略,市場還存在很大的分歧。


對政策的揣測,不斷挑動著投資者的神經。一邊尋找政策的蛛絲馬跡,一邊排斥“宏大敘事”,痛斥“假新聞”、“小作文”、“截圖?!保赡苁沁@種模糊而忐忑的情緒的集中反應。


在這個混沌的時刻,或許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政策、投資框架以及投資這件事本身。



01 被誤解的市場化




拋開俄烏沖突,過去一兩年,全球在政策層面發(fā)生的大的變化,主要在兩個層面。一個是全球層面對碳中和與ESG的推動,另一個是大國層面,美國的制造業(yè)回流,以及中國的高質量發(fā)展。


這三個宏觀政策層面的變化,都離不開政府看不見的手。


全球正在興起的ESG不是市場化行為。它要求企業(yè)將可持續(xù)發(fā)展放在重要位置,不僅僅只追求經濟利益,還要同時考慮環(huán)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它會增加企業(yè)的成本,但有利于整個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美國正在進行制造業(yè)回流不是市場化行為。如果追求市場化,應該將制造環(huán)節(jié)放在中國,中國不但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yè)鏈,而且勞動成本低廉。盡管制造業(yè)回流可能會增加美國企業(yè)的成本,但會為美國帶來更多就業(yè),增加美國工人的福利。


中國也在部分領域推行補貼和限制性的產業(yè)政策,比如補貼光伏和新能源汽車、限制民營資本無序進入教育領域。政府補貼讓成長中的核心產業(yè)更快獲得全球競爭力,限制民營資本無序進入教育領域才能保障教育公平。


這些都需要政府來進行補貼或者轉移支付,市場化的商業(yè)行為無法完成。


我們談了太久的市場化,津津樂道的也是亞當·斯密那段頗具理想主義的話:


我們的晚餐并不是來自屠夫、啤酒釀造者或點心師傅的善心,而是源于他們對自身利益的考慮……每個人只關心他自己的安全和利益。他由一只看不見的手引導著,去追求他原本沒有想過的另一目標。他通過追求自己的利益,結果也提升了社會的利益,比他一心要提升社會利益還要有效。


這一理論太過完美,以至于人們都快忘了,當以亞當·斯密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束手無策,是凱恩斯的看得見的手拯救了當時的經濟,并開創(chuàng)了宏觀經濟學這一領域。翻翻經濟思想史,或許會有更好的理解。


市場化無法解決它帶來的負外部性,就像一個人無法拽著自己的頭發(fā)把自己提起來。


這就是當下面臨的情況,環(huán)境的污染和資源的快速消耗帶來的生存危機,貧富差距快速擴大導致的社會撕裂,核心資源和技術被卡脖子帶來的國家安全問題,已經不再是靠資本和市場這只無形的手能解決的問題了,恰恰相反,它們是由這只無形的手帶來的。


當公平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在政策的視角中變得日漸重要,在無法兼得的情況下,效率的優(yōu)先級下降,高質量發(fā)展成為了未來的重心。


對于政策的理性分析,像一個認知盲區(qū),橫亙在投資者與真實的世界之間。認知盲區(qū)和意識形態(tài)偏見的帶來的恐懼,很容易導致市場短期內快速下跌,而這恰恰給了能正確認知它們的投資者難得的機會。



02 投資框架的變與不變




盡管基本面是決定長期收益的主導因素,但短期看,比如1-2年,估值的波動是成長股波動最主要的來源。這也是投資人的共識,只是在過去三年成長股牛市的狂歡中,市場忘記了這點而已。


底部加倉是很好的機會,但站在整個投資策略層面,要賺成長的錢,還是波動的錢,是管理人需要考慮的問題。


如果賺估值波動的錢,就要考慮流動性和風險偏好,將會引起這二者變化的政策和利率納入投資框架。這是宏觀對沖基金常用的策略。既然短期內市場波動很大,那就賺短期估值波動的錢,不考慮長期,長期看我們都死了。


凱恩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策略,盡管后來失敗了。


如果只賺成長的錢,就堅持基本面分析,找出最優(yōu)秀的企業(yè),扛過市場的波動。產業(yè)政策會通過扶持或者限制來影響整個產業(yè)的發(fā)展,進而影響企業(yè)的基本面。它是基本面分析的一部分,而不是產業(yè)政策——股價變化這樣的單線邏輯。


對投資者而言,了解投資人的投資框架,知道投資人在賺什么錢很重要,但往往被忽視。


歐奈爾曾說,雖然我認為個人投資的最佳對象就是共同基金,但問題在,大多數人并不知道怎樣進行基金投資;通過基金投資取得成功的關鍵就是“買入基金,置于一旁,坐等賺錢,不要多想”。


或許,只有對管理人的投資框架深度的理解,進而帶來的深度的信任,才能支撐投資者熬過那些艱難的時刻。



03 這次沒什么不一樣




盡管知道投資人在賺成長的錢,市場的波動并不改變股票的本質,但劇烈的波動帶來的回撤,甚至是加倉-下跌-再加倉-再跌的慘痛經歷,還是會令投資者難以忍受。


市場上漲的時候,人們很容易認為這種上漲是常態(tài),下跌的時候也一樣。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以后,市場一片哀嚎。有投資者開始喊1800點見,頗像當年大牛市的時候,各路選手都在喊10000點不是夢。


極端的情緒往往反映了某種行情已走到極致。這個時候,跳出當下的漲跌,去復盤一下歷史,或許會樂觀一些。


這樣的上漲與下跌,在歷史上發(fā)生過很多次。山西證券統(tǒng)計了歷次底部區(qū)間,流動性相對緊張的時候,比如2005年下半年和2013年上半年,上升期最大漲幅不超過30%,回擺期最大回調75%左右。今年5月以來的行情與之相似,當下可能已經到了市場底部區(qū)域。


1.jpg




股債對比上,當前滬深300對比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風險溢價已經達到6.6%,接近歷史極值,權益投資的性價比正在不斷凸顯。


潛在的流動性也比較充裕,上半年居民的存款增幅創(chuàng)歷史新高。居民儲蓄是股市蓄水池,一旦美聯儲加息預期逆轉,明年資本市場流動性可期。


基本面也已經觸底回升,明年有可能出現基本面和流動性的共振,優(yōu)質的成長股或許會迎來戴維斯雙擊,而雙碳仍然是政策確定性高的領域。


經歷了半年的震蕩回調,權益資產已經來到了性價比很高的區(qū)間。周期的鐘擺已經擺到了另一端,即將回擺。


這個時候,可以通過定投來平滑未來可能還會存在的波動。如果已經滿倉,或許可以耐心等待,不要輕易下牌桌。如果等待的過程太過煎熬,可以看看歷史。


太陽總會照常升起,這次也沒什么不同。



注:本文件非基金宣傳推介材料,僅作為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戶服務事項之一。

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僅供閱讀者參考,既不構成未來本公司管理之基金進行投資決策之必然依據,亦不構成對閱讀者或投資者的任何實質性投資建議或承諾。本公司并不保證本文件所載文字及數據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也不對因此導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資后果承擔法律責任?;鹩酗L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所載的意見僅為本文出具日的觀點和判斷,在不同時期,朱雀基金可能會發(fā)出與本文所載不一致的意見。未經朱雀基金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發(fā)、翻版、復制、刊登、發(fā)表或引用本文的全部或任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