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SEFINCH STRATEGY
前言:中國科技力量正以破竹之勢重構全球創(chuàng)新版圖:華為依托全球領先的數字技術,驅動產業(yè)智能化升級;DeepSeek在AI領域實現顛覆性突破,打破“美國例外論”;宇樹科技機器人驚艷亮相央視春晚,彰顯硬核科技實力。
美國科技巨頭曾被視為不可撼動的標桿,但以汪滔(大疆)、梁文鋒(DeepSeek)、王興興(宇樹)、馮驥(游戲科學)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人才,正以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和使命感,推動中國科技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中國民營機構的活力是驚人的,它不是補充,它正在成為主角。
“我命由我不由天”,正如同逆天改命的哪吒,科技創(chuàng)新也逆轉了投資信心,形成了局部(AI)繁榮的特征。中國AI產業(yè)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zhàn)?AI局部繁榮的市場中,機會在哪里?以下是我們的觀察與思考。
如何看待DeepSeek在宏觀和行業(yè)層面的影響?
假期間,DeepSeek引發(fā)了海外非常完整的跨資產影響鏈路,市場演繹了一出典型的事件性驅動:海外對DeepSeek后知后覺→風險厭惡→避險下跌→企穩(wěn)反彈→內部分化。10Y美債創(chuàng)下年內新低(最高4.8%,當前4.5%),納指下跌,標普和道指未受顯著影響。
DeepSeek在宏觀層面的意義,是在“美國例外論”上打開了一條裂縫,揭示中美的AI差距并非遙不可及。觀察過去兩年美股走勢,或許正是AI敘事賦能了MAG7以及擴散出去的半導體、數據中心、電力股等等。時間線上,CHIPS法案是在2022年8月推出,OPEN AI年末發(fā)布ChatGPT,之后的美股上漲過程中,宏觀層面的波動(通脹、美債供給)只帶來短期回調風險,聯儲降息更多可能是MAG7走勢的助推器。如今,中美在AI能力上的差距縮短,似乎讓美股高估值的壓力顯性化。
“美國例外論”的裂痕,意味著投資者將對中國科技資產高看一眼,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一波中國科技資產的重估。往未來去看,如果增長問題逐步緩解,那么在相對價值的視角下,“東升西落”的愿景或許就不僅局限于AI板塊了。
回到資本市場,這次DeepSeek帶來的沖擊更像是AI趨勢/動量投資中的一次回調和結構切換。美股AI投資從簡單的one-way bet,變成了AI內部long/short。GPU巨頭的核心霸權地位被邊際削弱,投資者在交易結構上開始嘗試多ASIC空GPU、多AI應用空AI硬件。今年AI布局的主要邏輯,或是訓練側算力需求向推理側算力需求的轉移(定制芯片),以及國內幾大科技巨頭的資本開支敘事,主角不僅僅是海外云廠,國內科技大廠也加入了大潮。
DeepSeek的降本,使得投資主線從算力,擴散至應用/生態(tài)。在此之前,AI CAPEX(有多少算力)是護城河,模型訓練主要靠算力的堆疊。但如果DeepSeek展現的提效降本是實質性的、能擴散的,則算力壟斷或許不再是唯一核心,算法/工程化(怎么高效使用鏟子)的地位提升,生態(tài)的想象力打開(降本)。市場也有爭論,訓練降本后,算力需求或將從訓練轉向更多的推理,但存在的問題是,目前還沒有一款殺手級AI應用,這會讓推理算力的需求出現一個時間差/爭議期。產業(yè)中長期發(fā)展的共識沒有打破,無非是在短期內會基于利潤的節(jié)奏/壓力,在AI的細分方向上調整比例。
對于A股和港股市場的AI布局, 國產算力極大概率是錯殺,但對于英偉達鏈的爭議確實較大,短期看市場存在利潤受損的擔憂。國產先進制程產能本身就是稀缺的,國內模型能力的進步,本身就意味著算力需求(包括核心的算力芯片、DRAM、端側SoC等)空間的打開,甚至美國如果進一步制裁H20芯片,國產化的需求大概率將繼續(xù)提高。國產先進制程的定位和海外算力鏈存在差異。而且由于標的稀缺,在整個AI板塊里的地位不同。
國內半導體自主可控進展如何?哪些環(huán)節(jié)是關鍵?
AI是科技進步的主線之一,中國在發(fā)展AI過程中在芯片等核心環(huán)節(jié)受到制約,發(fā)展自主可控的半導體技術勢在必行。國內半導體制造產能經歷了過去兩到三年的建設,在晶圓產能上已取得長足的進展,國內設備廠商也基本覆蓋了除光刻機以外的主要領域。從2023年2季度開始,華為智能手機在國內的市占率持續(xù)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國內在先進制程的供給能力已經取得了極大的突破。為確保中長期供給的穩(wěn)定性和國產AI芯片的競爭力,本土晶圓廠在先進制程良率提升和產能擴張的進度成為了關鍵因素。
應用端哪些機會值得關注?
DeepSeek、宇樹科技等AI產品的里程碑式迭代,或推動國內科技公司的價值重估。從近期市場表現和部分投資者的公開表態(tài)來看,全球投資者會開始更加正視國內AI正在發(fā)生的變化,特別是DeepSeek和宇樹科技又有顯著的突破和相互對標。疊加海外資金有移動互聯網時代投資國內應用的記憶,大概率對國內AI應用側創(chuàng)新也會更加關注。
一方面,我們對于國內科技大廠保持重點的關注和布局,當下國內的AI產業(yè)階段與海外2023年初的產業(yè)階段存在相似之處。隨著“DeepSeek們”、“Kimi們”帶來各環(huán)節(jié)的邊際創(chuàng)新,用戶、場景和生態(tài)價值大概率越發(fā)重要。
另一方面,我們將增加垂直場景領域的關注。智能可穿戴領域正在上演“百鏡大戰(zhàn)”,AI眼鏡可以很好地解決現代社會里智能設備的使用痛點,讓人們的雙手從智能設備中解放出來,與人交流時也不怕錯過重要信息。智能車領域,高階智能駕駛進程加快,城市NOA加速發(fā)展,高階智能駕駛下沉到20萬以下車型,或將帶來新的行業(yè)變革。機器人領域,國內相關機器人公司切換技術線,用運動性更高但平衡性同時也更難的動輪方案取代了四足方案,運動性能更強。
AI應用方面,中國有大場景、大數據優(yōu)勢,我們積極從人機交互能力提升的角度來把握產業(yè)機會。AI應用的顆粒度正在進一步細化,關注點和效用也更實際,正進一步走進垂直細分領域的價值實現。
注:本文件非基金宣傳推介材料,僅作為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戶服務事項之一。
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僅供閱讀者參考,既不構成未來本公司管理之基金進行投資決策之必然依據,亦不構成對閱讀者或投資者的任何實質性投資建議或承諾。本公司并不保證本文件所載文字及數據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也不對因此導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資后果承擔法律責任?;鹩酗L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所載的意見僅為本文出具日的觀點和判斷,在不同時期,朱雀基金可能會發(fā)出與本文所載不一致的意見。本文未經朱雀基金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發(fā)、翻版、復制、刊登、發(fā)表或引用。